Archive for 9月, 2006

《乱世佳人》

Posted in 美国电影音乐 on 2006年09月24日 by chenjiabin

 

2006年9月电影音乐打包下载:

200609.zip 172.82 MB

 


 
《乱世佳人》 
 
 
 
 
 
 

 
关于《乱世佳人》的幕后秘密
 
 

克拉克·盖博原本不愿出演本片,并且直到影片完成,他都不曾完整地读过原著。

卫希礼的扮演者莱斯利·霍华德认定自己"参加了一部注定失败的影片",并且认为把自己打扮成大众情人"非常可笑"。

甄选郝思嘉的扮演者时,当时好莱坞最红的两位女星贝蒂·戴维斯和凯瑟琳·赫本试镜时都被认为"缺乏魅力,难以让一个男人追求十年之久!"同时女主角试镜的胶片长达11个小时,共有1400余人参加试镜。

倒霉的编剧西德尼·霍华德在奥斯卡揭晓前,在自家的农庄被拖拉机压死,成为第一位死后获奖的奥斯卡得主。

在亚特兰大举行首映式时,克拉克·盖博没有观看本片,而是同原著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单独长谈了数小时,直到他确定她在创作白瑞德时,采用的原型是她的第一任丈夫,而不是之前传说的盖博本人。

本片先后换过三位导演,分别是乔治·顾柯,维克多·弗莱明和萨姆·伍德,其中乔治·顾柯是曾经得罪了盖博而被炒,维克多·弗莱明是和费雯丽不合而发生激烈冲突,至于萨姆·伍德纯粹是制片拉来保证影片的正常拍摄的,最终是维克多·弗莱明负责了全片的执导工作。

原本克拉克·盖博获影帝呼声极高,但是由于他和米高梅老板梅耶的矛盾很深,梅耶生怕盖博二次获奖而导致自己失去对他的控制,指使学院的评委暗箱操作,生生把盖博选掉了,成就了另一位英国二线演员罗伯特·多纳特。结果使得盖博本人一蹶不振,再也没有获得过任何一次奥斯卡表演提名。

至于费雯丽和盖博的矛盾,大家都是了解的。在拍摄时盖博是唯一一个不用南方口音和不加班拍摄的演员,这也得到了资方的默许。

影片中黑妈妈的扮演者哈蒂·麦克丹尼尔因此片获得了最佳女配角奖,成为了奥斯卡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表演类奖项的黑人演员。

媚兰妮的扮演者奥丽维亚·德·哈维兰痛失金像,泪洒颁奖现场。尽管她后来也获得了两届奥斯卡影后,但仍让自己的妹妹琼·方登比她先得了影后。奥丽维亚·德·哈维兰现已年过九旬,是唯一仍然在世的本片主创人员。

 

《日瓦戈医生》

Posted in 美国电影音乐 on 2006年09月21日 by chenjiabin

《阿拉伯的劳伦斯》

Posted in 欧洲电影音乐 on 2006年09月21日 by chenjiabin

《恋恋风尘》

Posted in 亚洲电影音乐 on 2006年09月17日 by chenjiabin
 
 
 
 
 
 
 

 
《恋恋风尘》影评:
 
细若涓埃 —— 所有恋恋皆付风尘
 
作者: 烂牙齿糖
 
 

  倘若情节跌宕的小说、悬念迭起的故事、技术花哨的电影是生活的浓缩、提取和夸大,那么《恋恋风尘》就是天天漫溢过我们身心的白开水,回归了生活的原汁原味……
  
  片子不温不火如流水般的叙事风格,可以料想得到的关于青春时代青涩的恋情的故事情节,以及包含在毫不眩目的静镜头语言中的深意,我毫不感到陌生。是的,但几十分钟的身心沉浸,竟让我涌起一股翻箱倒柜寻找旧物的冲动,那些散落在书架上的线装书籍,那些少年时代的日记本,那些早已被丢弃到抽屉角落里的磁带,都布满了厚厚的尘埃,凝视着它们,所有悲欢离合的情节,所有剧烈的呐喊、抗争、哭泣和欢笑仿佛依旧是在眼前流动着色彩的生命,现在都在瞬间凝固成不同态的静物,如同水平如镜的湖面下暗涌的波涛……
  
  每个人,都有书写青春的冲动,特别是当青春即将谢幕之际。《恋恋风尘》更像是一部青春回忆录,它的开场白隐含着这样的话:假如一切都是淡淡的过眼烟云,那么青春可以用毫不轰烈的方式来诠释……
  
  开篇,徐徐倒退的铁轨不断地向远方伸展,延展开闽南一个郁郁青青的山村的全貌,仿佛 推开一幅清新写意的中国水墨画卷。接着镜头切至列车中男女主角:阿远和阿云,我们被直接带入了故事的中心。
  
  两个静默的人低头垂目对立着看各自手中的书,甚至连列车入隧道时的阻断他们视线的那阵黑暗都没能影响到他们,黑暗过后,他们依旧保持原来的姿态纹丝不动,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开始我就惊诧于这两个年轻人有些超脱的木讷和淡定,不是阅尽沧桑、历经坎坷的人做不到这一点的。现在回顾起来才感到,这个开头已经含蓄地隐寓了他们的处世哲学:含蓄、隐忍而克制,承受命定的一切苦难。这种处世哲学决定着他们的性情、操纵着他们的命运……
  
  阿远和阿云,仿佛天生下来就是恋人的,他们青梅竹马,不用怀疑他们与生俱来就相互依恋,他们的爱情是一种无须甜言蜜语刻意表达的默契,那些美丽动人的细节逃不过我们的敏锐的眼睛,因为所有平淡无味的叙述都如同米饭一样需细细咀嚼才能品出香甜。 

  最爱他们在乡村读书时候闲适恬静的生活,那时候的烦恼,无非像阿云提起来有些吃力的那袋米,阿远坚强的肩膀可以毫不费力地为她扛着。那时候,每家人家都一样的穷,饭菜都相当粗糙难吃,但阿公还可以将豇豆插在米饭里哄骗小孙孙吃饭,艰辛还可以用自得其乐的方式来淡化。
  
  最爱看阿远和阿云并肩沿着长长的铁轨走,默默无言,在人生的路途上相互陪伴,然而可以永远永远这样走下去,直到尽头吗?

  也正是铁轨延伸了他们的生活广度和宽度,带他们走向城市,走向更多的烦恼,考验他们的忍耐极限。城市的生活是一种生存斗争,即便一群朋友欢聚在一起还是挥不去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和寥落。
  
  “今夜又是风雨微微异乡城市,路灯青青照着水滴引我的悲意,青春男儿不知自己要往何处去,漂泊万里港都夜雨寂寞时……”歌声停止时的那阵沉默持续了很久,每个人的内心都在用自己不同的方式消化自己的迷茫和不安。
  
  在城市中挣命的阿远和阿云还在用他们的方式相爱着,只需看阿云给阿远做衬衣的一幕便可以体会,阿远嗔怪道“太大了,不能穿”,阿云笑笑地歉疚“我给你改”——如此而已。但心里已经帮阿远感觉到暖意。
  
  阿云终究只来得及给他做一件衣服,命运就把他们推向了从未有过的分隔两地,阿远被征入伍,那天,谁都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步调,谁都表现出剧烈的情感变动,谁都没有豪言壮语和叮咛嘱咐,连阿云和他的告别都没有半句承诺和誓言,惟有令人窒息的沉默和猛转过身时无法掩饰的黯然,阿公放着鞭炮送他上路时的一幕真教人难忘,静止的镜头仿佛一个送别的人温情脉脉的目光,宁静的乡村中响起的零星鞭炮声此时显得那么突兀那么苍凉……
  
  被分在两地的年轻的恋人,依靠信件维系着情感,信的内容依旧只是絮絮叨叨重复各自的生活琐事,生活的内容在当时是可以料想得到的贫乏,在金门岛上的军人们救起了大陆的渔民都仿佛在他们单调乏味的生活中注入了新鲜和活力,而在家乡的阿云唯一的娱乐就是邮差请她看免费电影。结果军人们是那么善意地对待渔民一家,全然和当时政治大背景的基调背道而驰,而阿云也放弃了余下387日的等待,嫁给了为他们传信的邮差。
  
  对这个变故,只有两个俭省的镜头来表达:站在门口的一家人的错愕神情,以及阿云和邮差低头垂目的站立,阿远得知消息后的痛哭也许是整部片子里最剧烈的情感表达,也是对命运的愚弄惟一的反抗。
  
  这一切,也许就是遵循最符合逻辑的生活来演绎的,你毫不怀疑真实的生活就应该像这样自然而然展开,重复千万遍依旧遵循这样的过程和结局。
  
  当多年后阿远穿着阿云为他做的衣服回到家乡的时候,家乡刚经历过台风的侵袭,阿远和阿公在田地里聊着农事,依旧是淡淡的……任凭怎么样的风云变换、人事变迁,生活还是不紧不慢地进行下去。重要的是生活着,并且生活下去。
  
  电影的画面最终定格在开首那幅美丽的山村风景上。云雾已经被拨开,乡村静静的兀立在蓝天白云之下。所有的难平之意、心有不甘,所有的暴风骤雨、波涛汹涌最终都会平息下去,凝固成我们心目中最为诗意的一幅画卷。
  
  一切,都会成为过去,俯仰天地,我们大可以轻松笑谈细琐的事迹和感动,纵然和最中心的情节豪不相干,依旧可以重复千遍、万遍都听不够!

  生活连同我们的生命,都细若漂泊无定的涓埃,最终都会安安地落定,轻轻一抹,复了无痕迹……

《童年往事》

Posted in 亚洲电影音乐 on 2006年09月17日 by chenjiabin
 
 
 
 
 
 

 
《童年往事》影评:
 
那些生和死
 
作者: halleybachelor
 
 

  虽说是童年往事,阿孝的童年却只是影片上半部的内容,到了下半部已开始有青春的气息了。对阿孝成长历程的讲述,似乎分阶段拼接了冬冬和阿清的故事,当然阿孝却要更叛逆一些。小时候偷家里钱,但说出真话后依然被母亲认为是扯谎。长大后成了街头混混,不过在兄弟要跟人火并时,他却坚持收在了病重的母亲身边。对一个叛逆少年来说,始终存在着一种越界冒险的冲动,但家庭的责任、亲情的依赖却又使他不得不压抑内心的欲望。从小他出入家门就翻墙而过,长大以后动作更是麻利之极,这样的出走与回归贯穿始终。虽然阿孝已能够纯熟地处理各种社会关系,但那堵阻隔心灵自由的墙壁却依然不倒。对阿孝爱情的回忆却是惊人地简洁,但一句话却改变了他的一生。虽然没有浓墨重彩,却同样能感受到纯真初恋所带来的心灵触动。
 
  或许就像英文片名所提示的那样,影片真正关注的还是生死这样的重大命题。一个个孩子的出生在母亲口中似乎漫不经心,却明显能品咂到其间的酸涩滋味。那种历尽沧桑后归于平淡的大悲不恸,最是动人心魄。父亲虽然始终重病缠身,却是家里的精神支柱,他的去世对阿孝来说应是永难磨灭的童年阴影。少年时代母亲的去世带给他的不仅仅是悲痛,也混杂着成长的失落意味。而影片所谓的童年往事却是到了奶奶的去世而告结束,四个孩子面对着收尸者埋怨斥责的眼神一脸迷惘和愧悔,他们终于没有长辈可依赖了。这个时候他们才真正长大了,因为在慈爱的父母跟前,他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在一次次地面对死亡之后,他们要开始独立面对生存,继续那些生存与死亡的交错轮回。
 
  主题音乐还是那样悠扬动听,总能让人情不自禁的涌起满腔的乡愁。不过这次的乡愁已不是前两部里那种纯粹的人生记忆,历史、民族、政治的记忆也时而穿插,虽然自始至终还是纯朴自然的乡村景色,但略微已能感受到大的社会环境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应该说这跟台湾人数十年来挣扎在返乡意识和本土意识之间的独特民族心理有关,这样的人文关注也一直延伸到了后来的《悲情城市》。特别是对阿孝父亲那一辈来说,迫不得已离开家乡来到这个遥远陌生的岛屿,总盼望着有朝一日能够得到回归,连家具都是买的易于抛弃的藤制品。但冰冷的政治隔阂又何尝给过个人解愁的机会?羁旅的游子一个一个地老死异乡。唯有乐观的奶奶还时而要带着阿孝回大陆,走在那永不会指往家乡的路上,虽然只是在寻找一种主观上的精神快慰,却看不出任何的无奈与悲凉,相反她的笑容里似乎还有种迷人的魅力,让人觉得她真的是回到大陆了。每次回来还要捡回很多的芭乐,还会怡然自得地玩起杂耍,而阿孝只是懵懵懂懂地跟着,恐怕无法理解她那种在寻找过程中的获得的快乐和满足。

  当大陆亲人来信时,获悉他们大炼钢铁时代的艰难生活,父母总潸然泪下的懊悔没有把对方带到台湾。而台海空战时台湾媒体尽情美化自己的军队,阿孝因为对陈副总统的去世不敬而被留校察看,这样的历史痕迹只是淡淡的一带而过,却让人感觉到两岸同样荒谬的政治现实。 

  关于童年的回忆,本是从点点滴滴中去寻觅业已老去的情怀。导演将这一切娓娓道来,却是包含了极其复杂的情感。难得的是往事如此杂碎、影像如此丰富,叙述衔接却如此流畅自然。导演出乎其外的旁观视角,恐怕也是从父亲威仪冷静的眼神和母亲细说从前的淡淡口气中承继而来的吧。 

《天与地》

Posted in 美国电影音乐 on 2006年09月15日 by chenjiabin

《生于7月4日》

Posted in 美国电影音乐 on 2006年09月15日 by chenjiabin

《刺杀肯尼迪》

Posted in 美国电影音乐 on 2006年09月15日 by chenjiabin
 
 
 
 
 
 

 
 
Kevin Costner在片尾的法庭陈词
 
 

  有谁会为埋在廉价墓地里的奥斯瓦多感到伤心呢?没有。几分钟之内,关于奥斯瓦多的不实报道就传遍了全球。传说出自政府,新闻界的消息来自政府。当局在撒谎,史诗般壮观的肯尼迪葬礼迷惑了我们的双眼和我们的头脑。希特勒说过:越大的谎言就越有人相信。李哈维奥斯瓦多,一个疯狂的孤独的无名之辈,想出风头而暗杀总统,只是一长串名单中的第一个替罪羊。而近年来,罗伯特肯尼迪,马丁路德金,凡是想改革想和平的人都是渴望战争的权贵们的眼中钉。这些人也都被疯狂的孤独的个人杀害了。这些没有意义的个人愚蠢行为使我们毫无内疚。我们都成了哈姆雷特,认杀父仇人为亲人,让凶手占据着皇位。
  
  肯尼迪和他被害的秘密与我们在我们的美国梦中相遇,他向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的宪法核心是什么?我们的生命价值又是什么?一个国家的总统被杀害,在诸多疑问面前,它的司法机构只会发抖。这个国家的民主又是什么?还有多少政治谋杀,将会说成是心脏病发作,将会说成是自杀、癌症和过量吸毒。还有多少飞机失事和车祸,将会发生在事情暴露的前夜?
  
  有一位英国诗人曾经写道:背信弃义永远不会成功。为什么?因为他成功了就没有人叫他背信弃义。为什么美国人民还没有看到赞布鲁得的录像带?为什么成千上万的文件可以作证,为什么却被政府撤掉并烧毁?每次当我在办公室或是你们人民提出疑问,要求查看证据,得到的回答总是:国家安全机密。我们的国家领导人被夺取了生命,还有什么国家安全可言?什么样的国家安全允许剥夺人民最基本的权利,并批准一个看不见的政府统治美国?这样的国家安全,陪审团的先生们,当它闻起来如此,看上去如此,感觉到如此,你们就可以叫它——法西斯主义!
  
  我向你们提出发生在1963年11月22日的事件,是一场政变!它最直接最可悲的后果,就是改变了肯尼迪从越南撤军的决定。每年消耗800亿美元的战争,是美国收益最大的生意。肯尼迪总统的谋杀案,是由政府最高层事先策划,由五角大楼和中央情报局当中鼓吹战争的狂热分子实施。你们面前的克莱肖就是他们当中的一员!
  
  这是毫无疑问的。可却被达拉斯警方、特工处、联邦调查局和白宫里臭味相投的人庇护起来,这里还包括艾德加胡佛和林登约翰逊,我相信他们在事后成为共犯!因前总统遇刺而进入白宫的那个总统,一方面尽可能多的大谈渴望和平,同时在国会里为他的军事合同伙伴充当生意代理人。
  
  现在有人说我简直是疯了,一个南方小丑在寻求高官厚禄。这有一个简单的办法能证明我是否是一个偏执狂。要求从前总统遇刺中受益的那两个人和你们的新总统里查德尼克松公布中央情报局关于奥斯瓦多和杰克鲁比的51份文件,或是在复制时被毁坏的,或关于奥斯瓦多在苏联活动的秘密备忘录。这些文件是你们的,是人民的财产,你们付了钱的。但是政府或许认为你们都是孩子,会被事实吓坏,或许你们会过于激动,私自处死有关人员。所以在未来的25年里,你们看不到这些文件。
  
  我现在40岁了,所以我熬不到那一天了。但是我已经告诉了我8岁的儿子,让他保持身体健康,以便在2038年一个光荣的9月早晨,可以走进国家档案馆,发现中央情报局和联邦调查局的秘密。他们可能会把时间再次推迟,这可能成为几代人的事。父亲把问题传给儿子,一代传一代。不过总有一天,在某个地方,某个人发现该死的真相。到那时,我们最好,我们最好给自己建立一个新的政府。正如《独立宣言》所说的: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起破坏作用,人民便有权予以更换和废除。
  
  一个美国博物学家说:一个爱国者必须随时准备和政府斗争,以保护他的国家。我很不愿意处于你们今天的地位,你们有很多事情需要思考,你们看了公众没有看到的证据。回想起我们小时候,大多数人都认为正义是自己降落在我们中间的。美德是对美德最好的回报,正义一定能够战胜邪恶。可我们长大后发现事情并不是这样。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为正义而斗争,这并不容易。因为真理总是会引起权势们的恐慌,我们不得不冒着风险和权势们斗争。像艾塞姆赫兰、李鲍尔斯、杰希恩、威尔奥吉夫,都冒了很大的风险向前走去。
  
  我这有从全国各地寄来的8000美元,分票毛票一元两元,来自家庭主妇、伐木工人、汽车推销员、教师,他们都是平民百姓,他们都不富裕。他们开着送货车,他们在医院护理病人,他们看着自己的孩子开赴越南。为什么?因为他们在乎并想知道真相,因为他们想找回自己的国家。因为只要我们能为自己的信仰而斗争,这个国家仍然是我们的。
  
  寻求真理,仍然是我们最重要的人生价值。如果真理已经被政府谋杀,如果人民不再受到尊重,那么这个地方就不是我出生的那个国家,肯定也将不是我想终生与之厮守的国家。
  
  但尼生写道:当权者忘却了死去的国王。这就是约翰福特肯尼迪的真实写照。他的被害也许是我们国家历史上最可怕的事情之一。我们的人民,我们的陪审制度,今天面对对克莱肖的裁决,代表着人民与政府斗争的希望。所以我恳请你们,在解散陪审团之前,给克莱肖定罪。我肯请你们。不要问这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自己能为国家做什么!
  
  不要忘却你们死去的国王。这仍然是一个,一个民有、民治和民享的政府。只要我们活着,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
  
  全看你们的了。

 

《玛尔戈皇后》

Posted in 欧洲电影音乐 on 2006年09月10日 by chenjiabin
 
 
 
 
 
 
 


 
《玛尔戈皇后》影评:
 
血色传奇
 
作者: 舒晚
 
 

  白衣被兄弟的鲜血染红,双手紧捂着惊惧的脸孔。华丽璀璨的卢浮宫,高贵典雅的结婚礼服。宴飨与欢庆装点下的,是数不尽的阴谋、欺骗、乱伦、杀戮。信仰、利益的冲突是背后的元凶。岳母谋杀女婿,兄长利用妹妹,母亲毒死儿子,巴黎一夜,六千尸体 …… 一切人反对一切人。
  
  这部由大仲马小说改编的影片以盛大的皇室婚礼开场,远去的马车结束,贯穿着玛尔戈与拉莫尔的恋情、圣巴塞洛缪日大屠杀的惨景和一场场令人瞠目的宫廷斗争。伊莎贝尔·阿佳妮(Isabelle Adjani)极致的表演、华美的服装设计、激荡的音乐、出色的场面调度等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太多了。
  
  玛尔戈是妖冶、奔放的,是圣洁、惨烈的,是诡谲、圆滑的,是善良、包容的。拥有着致命的美,综合着种种的不可能。然而,她归根到底是迷惘的、无奈的。婚姻是场不成功的政治交易,自己也只是宏大叙事面前一个卑微的棋子。然后,又被残忍地推到历史的前台,串联起一个悲壮的传奇。人生的舞台没有剧本,她永远无法了解,更不可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片尾,她怀抱着情人的头颅离开巴黎,翡翠色的眼睛,迷离。车轮滚滚,等待着她的仍旧是一连串的不确定。

 

历史背景:
 
   16世纪50~60年代,法国的新教势力日益发展,崇奉宗教改革的加尔文派新教徒(又被称为胡格诺派)1550年正式成立法国新教会,由此,一部分对君主制不满的贵族改奉新教,法国逐渐形成两大宗教派别,即以纳瓦尔国王亨利、孔代亲王亨利一世、海军上将科利尼为代表的胡格诺派,和以吉斯公爵、圣安德烈元帅、蒙莫朗西公爵为首的天主教派。两派严重对立,而且都有外国势力支持。西班牙支持天主教派;英国、德意志新教诸侯、尼德兰的加尔文教派支持胡格诺派。当时,传统的天主教阵营强大,对王权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1562年 3月,天主教派首领吉斯公爵率军突袭正在作祈祷的胡格诺派,残酷地杀害了许多无辜者,由此爆发战争。孔代亲王随之率胡格诺派武装占领奥尔良、里昂等地,战火迅速蔓延起来。12月,双方军队进行德勒之战,两派的统帅(孔代亲王和蒙莫朗西公爵)都被对方俘虏。次年2 月。吉斯公爵在率军围攻奥尔良时遭暗杀,而新教军方面,纳瓦尔国王安托万亦死于鲁昂作战中。3 月,由太后凯瑟琳出面,促成双方被囚统帅谈判议和,使新教徒获得信仰自由和在指定地点举行宗教仪式的权利,第一次战争结束。1567年~1568年和1568年~1570年,双方进行了第二次与第三次战争,都没有取得决定性胜利,但议和的结果使胡格诺派取得了更多的自主权。此后,胡格诺派在国内稳定了阵营,并加快扩张势力,同时也引起了天主教派和王室的极大不满。天主教徒则拒不执行和约协议。
 
   为了给法国带来和平,两教举行政治联姻,即天主教国王的妹妹玛尔戈嫁给新教纳瓦尔的国王亨利。1572年 8月24日,在圣巴托罗缪(St. Bartholomew)节前夜和当日凌晨,当一大批胡格诺派首领参加婚礼时,太后凯瑟琳乘机制造了圣巴托罗缪惨案,操纵天主教派军队捕杀新教徒,仅巴黎一地就屠杀了胡格诺派包括首领科利尼等约六千人。原信奉新教的亨利被迫改奉天主教。影片《玛尔戈皇后》就是从这场欺骗性的政治婚姻开始的,当中的一切故事都与这场血腥的宗教斗争有关。

《罗丹的情人》

Posted in 欧洲电影音乐 on 2006年09月10日 by chenjiabin
 
 
 
 
 
 
 
 


 
卡米耶·克洛岱尔: 未完成的雕刻时光
 
 
  卡米耶·克洛岱尔(Camille Claudel,1864-1943)是一个被重新发现的天才雕塑艺术家。在有关罗丹的传记中,她曾经只能以“C小姐”或“某女艺术家”的无名身份被提及。但当她再度进入艺术史的研究视野时,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罗丹时代,或者说,通过发现卡米耶,人们也重新发现了那个藏在《青铜时代》、《巴尔扎克》、《思想者》等划时代作品背后的另一个奥古斯特·罗丹。
  
  卡米耶青年时期的那张照片,正如她的弟弟、诗人保罗·克洛岱尔所描绘的:“无可比拟的绝代佳人般的漂亮前额,美丽无双的深蓝色眼睛,性感却又倨傲倔强的大嘴……”在引导人们重新发现卡米耶的过程中发挥最重要作用的,是两双女性的眼睛:一双来自安妮·德尔贝,富有独创性的法国戏剧导演,她写出了一本充满激情的文学传记,为卡米耶正名;另一双则来自伊莎贝尔·阿佳妮(Isabelle Adjani),她主演了根据德尔贝作品改编的电影,在银幕上再现了卡米耶的形象及其悲惨人生。
  
  德贝尔的书名直译是《一个女人,卡米耶·克洛岱尔》,电影名字直译则是《卡米耶·克洛岱尔》,但中文版都译为《罗丹的情人》。对德尔贝、阿佳妮等人重塑卡米耶一生的努力而言,这个译名显得太暖昧了,甚至会被视为某种倒退。当然,这种暖昧并非没有道理。卡米耶终其一生,确乎都在奋力逃脱、却始终没有逃脱“罗丹的情人”这个巨大的阴影。两位天才之间碰撞出的爱情火花擦亮了罗丹的艺术灵感,“爱情使那老头子长了翅膀”,而这段长达15年的地下情却也耗尽了卡米耶的青春和艺术生命。
  
  这对情人:同时也是艺术上可以一争高下的强大对手。初识时他们就发现,彼此竟在用同样的风格和方式雕塑,他们都深信“触觉是唯一不可替代的感觉,手从来不说谎。”罗丹曾对她说:“你成了我最强的敌人。”离开罗丹之后,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危机压迫之下,卡米耶的才华未能充分发挥,一段几乎照亮20世纪上半叶艺坛的雕刻时光终未完成,令人扼腕。如果剥离卡米耶,罗丹仍不失为一代宗匠,但是如果从卡米耶的生命和艺术中剥离罗丹,就可能把她弄得支离破碎。她宿命般地与罗丹紧密纠缠在一起,当他们决裂时,她受到的伤害是致命的,她的艺术人生很快玉碎宫倾。所谓天才,似乎只是为了给这种毁灭性的结局增加更为炫目、凄美的色彩。
  
  卡米耶试图从无望的爱情中挣扎出来,但她终究逃不出历史的语境和时代的黑洞,等不到天昏地暗,等不到天荒地老,在生命完结之前,她早已死于艺术和爱情的创伤。1913年3月10日,成为她一生的分界点:前半生躁动不停、桀骜不驯,后三十年则在一件捆绑疯子的紧身衣中默默无闻地度过。电影的结尾有一张晚年卡米耶的照片:她坐在精神病院的一张椅子上,眼神空洞、寂寞而绝望。这不能不让人想起阿佳妮,她对卡米耶这个角色的投入,一如她当年对阿黛尔·雨果这个角色的投入。影片中,在卡米耶的最后一次作品展示会上,她装饰华丽妖异,满脸厚厚的脂粉,无助绝望的眼神穿过人群,却只找到惊愕和茫然,此时此刻,阿佳妮传神的表演使人们几乎要错认她就是卡米耶本人了。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说:“承受了阿佳妮那样注视的摄影机镜头,可能要碎裂了。”
  
  20世纪初叶,保罗·克洛岱尔曾经长期担任驻华外交官,卡米耶一度设想随他到中国。如果她的这一愿望实现,不知历史又会怎样改变?然而历史不接受假设。
  
  罗丹虽然默许甚或促成艺术史家们成功地把卡米耶从他的光环中抹去,但数十年之后,当人们观看他的《吻》、《永恒的偶像》,或者卡米耶的《沙恭达罗》等作品时,从那些仿佛还在为爱情、为艺术、为生命而激动而颤抖的大理石躯体里,分明看到,卡米耶终于还是回到了罗丹的身边,不仅仅作为他的情人,更作为一位有独立艺术风格的女雕塑家。